混凝土質量通病防治的應用已成為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攪拌站的混凝土在拌製過程中常容易出現或這或那的問題,給施工進度及施工質量帶來麻煩。現就攪拌混凝土常出現問題的原因加以分析,並給出一係列解決途徑。
一、泵送混凝土塌落度損失、坍落度不穩定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1、產生原因
(1)混凝土外加劑與水泥適應性不好引起混凝土塌落度損失快。
(2)混凝土外加劑摻量不夠,緩凝、保塑效果不理想。
(3)天氣炎熱,某些外加劑在高溫下失效;水分蒸發快;氣泡外溢造成新拌混凝土塌落度損失快。
(4)初始混凝土塌落度太小,單位用水量太少。
(5)工地現場與攪拌站協調不好,使罐車壓車、塞車時間太長,導致混凝土塌落度損失過大。
2、解決途徑
(1)調整混凝土外加劑配方,使其與水泥相適應。施工前,務必做混凝土外加劑與水泥適應性試驗。
(2)調整砼配合比,提高或降低砂率、用水量,將混凝土初始塌落度調整到200mm以上。
(3)摻加適量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
(4)適量加大混凝土外加劑摻量, 外加劑中調整緩凝成份(尤其在溫度比平常氣溫高得多時)。
(5)防止水分蒸發過快、氣泡外溢過快。
(6)選用礦渣水泥或火山灰質水泥。
(7)改善混凝土運輸車的保水、降溫裝置。
3、總結經驗
針對泵送混凝土特別是泵送混凝土以及水下灌注樁基混凝土坍落度損失的問題。通過學習摸索試驗總結出了一套結合實際情況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溝通外加劑廠家改善和調整外加劑中的緩凝成份;調整混凝土的施工時間,盡量避免不在高溫情況下施工;在施工便道路況差路途遠的情況下采用外加劑的二次投料;使用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等。使混凝土坍落度損失這一棘手問題,得到較大緩解。無論何種原因導致的坍落度變小造成無法泵送或是滿足不了施工要求的坍落度的情況球探体育app官网下载都能用外加劑進行調節使之達到所需坍落度,杜絕隨意加水增大坍落度的不良習慣從根本上確定了混凝土的質量!
二、混凝土易出現泌水、離析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1、產生原因
(1)水泥細度大時易泌水,水泥中C3A含量低易泌水,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
(2)水泥用量小易泌水。
(3)低標號水泥比高標號水泥的混凝土易泌水(同摻量)。
(4)同等級混凝土,高標號水泥的混凝土比低標號水泥的混凝土更易泌水。
(5)單位用水量偏大的混凝土易泌水、離析。
(6)混凝土混合物溫度過高,尤其夏天,氣溫高,水化反應快,坍落度損失大。
(7)強度等級低的混凝土易出現泌水。
(8)砂率小的混凝土易出現泌水、離析現象。
(9)連續粒徑碎石比單粒徑碎石的砼泌水小。
(10)混凝土外加劑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氣性差的混凝土易出現泌水。
(11)超量摻混凝土外加劑的混凝土易出現泌水、離析。
(12)部分型號的攪拌運輸車攪拌性能不良,經一定路程的運送,初始出料時混凝土混合物發生明顯的粗骨料上浮現象。
(13)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拌筒內留有積水,裝料前未排淨或在運送過程中,任意往拌筒內加水。
2、解決途徑
(1)根本途徑是減少單位用水量。
(2)增大砂率,選擇合理的砂率。
(3)炎熱夏季,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混合物的溫度。
(4)增大水泥用量或摻適量的Ⅰ、Ⅱ級粉煤灰。
(5)采用連續級配的碎石,且針片狀含量小。
(6)改善混凝土外加劑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適量降低砼外加劑摻量(僅限現場),攪拌站若降低混凝土外加劑摻量,又可能出混凝土砼塌落度損失快的新問題。
(7)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在卸料前,應中、高速旋轉拌筒,使混凝土混合物均勻後卸料。
(8)加強管理,對清洗後的運輸車拌筒,須排盡積水後方可裝料。裝料後,嚴禁隨意往拌筒內加水。
三、混凝土可泵送性差出現抓底或板結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1、產生原因
(1)配合比選擇不符合泵送工藝對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
(2)水泥用量偏低。
(3)砂、石級配不合理,空隙率大。
(4)配合比中砂率過小,坍落度過大,混凝土易離析。
(5)嚴重泌水的混凝土易出現抓底或板結(粘鍋)。
(6)水泥用量大的混凝土易出現抓底現象。
(7)混凝土外加劑摻量大的砼易出現抓底現象。
(8)砂率小,混凝土易出現板結現象。
(9)混凝土外加劑減水率高,泌水率高,保水、增稠、引氣效果差的砼易出現抓底或板結現象。
2、解決途徑
(1)減少單位用水量。
(2)提高砂率。
(3)摻加適量的摻合料如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
(4)降低混凝土外加劑的摻量。
(5)增加混凝土外加劑的引氣、增稠、保水功能。
四、混凝土強度不夠,均質性差原因及解決方法
1、產生的原因
(1)攪拌機計量設備故障,坍落度失控,混凝土強度離散性大。
(2)水泥過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級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雜物多,外加劑使用不當,摻量不準確。
(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計量不準,
(4)施工中隨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5)混凝土加料順序顛倒,攪拌時間不夠,拌合不勻。
2、防治措施
(1)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新鮮無結塊,過期水泥經試驗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徑、級配、含泥量等應符合要求,嚴格控製混凝土配合比,保證計量準確,混凝土應按順序拌製,保證攪拌時間和拌勻。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製混凝土,強度達到30%以上,礦渣水泥配製的混凝土,強度達到40%以上,始可遭受凍結,按施工規範要求認真製作混凝土試塊,並加強對試塊的管理和養護。
(2)加強計量設備的保養,確保投料準確,控製出機混凝土混合物坍落。
(3)施工現場取樣應在攪拌運輸車卸料過程中的1/4~3/4之間抽取,數量應滿足混凝土質量檢驗項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得少於0.02m3。人工插搗成型試塊,應分兩層裝入試模,每層裝料厚度大致相等,每層插搗次數應根據試件的截麵而定,一般每2500px2截麵積不少於12次。
五、攪拌站質量控製經驗及建議
混凝土質量管理控製中不可缺少是混凝土質量檢驗,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手段。在混凝土的生產、運輸直至施工的全過程中,它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五點:
1、把好五關、監督三不準:即原材料檢驗關、配合比設計關、計量關、混凝土攪拌時間關、坍落度及強度關;不合格的材料不準使用,計量不準的設備不準生產,不合格的混凝土不準出廠,確保混凝土符合質量要求。
2、嚴格按規範規定隨機取樣,製作試塊,如實出據報告,以真正起到指導生產的目的。
3、做好事前控製,預防質量事故,通過對原材料和新拌混凝土的質量檢驗和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監督,及時掌握混凝土的質量動態,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處理,預防發生工程質量事故,使混凝土的質量處於穩定狀態。
4、反饋信息,通過對檢驗資料的分析整理,掌握混凝土的質量情況和變化規律,為改進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保證混凝土質量,充分利用外加劑和摻合料,降低成本,加強管理等方麵,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據。